Skip to main content

One post tagged with "博客"

查看全部标签

2025 年 6 月 3 日,OSS-Compass 产品创新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圆满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Linux 基金会 CHAOSS 社区、开源中国、百度、字节跳动、华为、荣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等众多国内外顶尖机构的行业开源专家汇聚一堂,碰撞出开源生态发展的火花。

本次发布会由 OSS-Compass 技术委员会联席主席王晔晖主持,他以"突破传统评估模式,让真实场景发声"为切入点,揭开三大核心议程 —— 新服务发布、ISO 标准工作组启动、AI 工作组业务规划,以一线实践案例为大家现场演绎四大全新服务的核心价值。现在,让我们通过这篇简短回顾,快速领略这场开源盛宴的高光时刻!

2025 年 4 月 25 日下午,OSS-Compass(以下简称“Compass”)社区 2025 年 Board 会议在中国科学院研究所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共 11 位 Board 成员参会,其中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软件所周峻松、百度马红伟、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梁冠宇、北京大学邱睿桥、华为马全一、王晔晖,奇科厚德龙文选现场参会,另外南京大学陶先平、汪亮,开源中国红薯、张盛翔线上参会,共同开启这场开源社区发展的深度探讨之旅。

1.png

在开源社区蓬勃发展的浪潮中,OSS-Compass 构建了基于指标模型的开源项目评估体系,历经两年的打磨与沉淀,其功能不断完善,社区日益壮大。对于有志于在 OSS-Compass 社区发光发热的开源开发者而言,深入理解项目前端技术架构是开启贡献大门的关键钥匙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 OSS-Compass 平台的前端主仓的项目架构和开发环境,涵盖其技术栈、文件结构、路由系统、API 交互、开发环境搭建等关键部分,帮助读者理解其背后的设计思路和实现细节。而在后续的系列文章中,我们还将深挖项目分类仓管理技巧,探索文档仓构建与优化方法,钻研 API 交互细节以提升数据交互效能。期望借这一系列内容,为开发者们提供实操经验,助力大家在 OSS - Compass 社区稳步踏出贡献步伐 。

在开源社区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高效评估项目的健康度、追踪贡献者活动并量化社区影响力,已成为开发者和企业关注的焦点。OSS-Compass  作为一个开源生态分析平台,通过整合数据采集、存储、计算与可视化能力,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本文将基于最近整理的 OSS-Compass 开发指南,解析如何快速部署 OSS-Compass 平台并开发定制化指标,让开发者实现从开源消费者到生态建设者的角色跃迁。

在之前的两篇文章《开源生态评估与度量的思考(一)——演进与趋势》和 《开源生态评估与度量的思考(二)——评估体系的多维空间》中, 我总结了开源社区评估与度量的三个主流方向:开源软件、开源项目和开源生态。以及评估体系的三维空间(图一),在“开源生态”与“协作”两个维度交织空间中,介绍了四个评估模型协作开发指数模型、社区服务与支撑模型、组织活跃度模型和社区活跃度模型(已在 OSS-Copass 部署), 并使用 Pytorch vs Tensorflow 实例来展示几个模型间的逻辑关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主要介绍“开源生态”与“人”之间的交织产生了两个重要的评估模型:贡献者画像模型和贡献者旅程模型。这两个模型是与南京大学汪亮老师及其团队共同研究的成果,在此衷心感谢汪亮老师和他的团队为此付出的努力。

近年来,我一直从事与开源生态评估相关的工作。本系列文章旨在总结我的工作经验,并整理出接下来的工作思路,同时期待与大家的交流。

在我之前的文章《开源生态评估与度量的思考(一)——演进与趋势》中,我总结了开源社区评估与度量的三个主流方向:开源软件、开源项目和开源生态。然而,对于技术洞察工作而言,这只是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作为一名工程师,我更希望看到一个实际可行的评估体系的出现,它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能够帮助开源社区发现具体问题,帮助人们发现有价值的开源社区,以及预测产业趋势等。

总之,这个评估体系应该是实践导向的,能够提供实际价值,而不仅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理念。

近年来,我一直从事与开源生态评估相关的工作。本系列文章旨在总结我的工作经验,并整理出接下来的工作思路,同时期待与大家的交流。

通过对过去三十多年学术界和开源产业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开源社区评估与度量主要集中在三个主流方向:开源软件、开源项目和开源生态。这些方向的产生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并且随着开源的发展,它们的边界逐渐模糊,相互之间也呈现出相互包含的趋势。同时由于不同市场和用户关注的重点不同,导致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独立发展。

张洁芮,李颖,汪亮,陶先平,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开源指南针(OSS Compass)

摘要:

本研究针对开源开发者社交网络中的演化行为认知这一主题,为克服传统社区演化行为分析技术偏重定性而非定量这一局限性,提出了一组基于信息熵的社区分裂、缩减、合并和扩大指数来度量开源开发者社交网络中的社区演化行为。实证研究表明,该组指数能够有效刻画开源社区的演化,通过简单的规则变化能够取得和现有定性工作相一致的结论,准确率达到 94.1%。同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所提出的社区演化指数与开源项目以 commit 数量为代表的生产力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关系。本研究所提出的基于信息熵的度量指数为我们定量认知和分析开源社区的演化行为提供了支持。

刘政,祖小岚,罗星宇,王子杭,张洁芮,王晔晖,汪亮, 陶先平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开源指南针(OSS Compass)

摘要

本方法基于 OSS Compass 指标预测开源项目的未来活跃状态。该方法采用了基于特征的时间序列分类预测方法,通过提取 OSS Compass 指标序列中的统计特征,训练并运用机器学习智能分类模型对项目未来的活跃/不活跃状态进行预测,同时给出近似概率估计。在近 600 个项目数据集上的交叉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准确率接近 90%。在泛化能力方面,本方法在超过一万个仓库的数据集上仍能够达到 80%的准确率,初步具备现实可用性。分析结果能够部分反映开源项目的未来健康状态,进而展示了 OSS Compass 指标体系在度量开源软件健康度上的有效性。该方法有望为开源软件的用户、开发者、投资者和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Copyright © 2022 开源指南针。保留所有权利。